栾飞也在打暑假工,与婧瑜保持着每周一到两个问候电话的联系。
贱女还没有出现,婧瑜也不知道去哪里找,只能等着。
算了,还是开餐馆吧。
轻车熟路了。
有更容易的路为啥不走呢?
婧瑜是行动派,既然决定了重操旧业,很快就进行以实际操作阶段。
这一次,她没有之前在胡同里摆了两年小摊的群众基础,一切得从头开始了。
当然,有利的方面是,这一次,不用有资金压力了。
也不用战战兢兢的害怕失败,每天心疼自己的血汗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本。
婧瑜一边找房子,一边努力回忆前世自己公司后来的四梁八柱现在都在做什么,开始招集人马。
房子不算难找,前世她最开始的几家店是在远离S市的小城开起来的,后来当然也进了S市。
哪里客源好,哪里未来人流量大,婧瑜心里有数得很。
在一个还没有完全开发好,未来很繁华的街上买下了三百平的底商。
婧瑜的家常菜馆就进入的装修阶段。
大手笔的找了专业的设计师和装璜公司,表达清楚自己的要求,就等着开业就好了。
蔬菜基地什么的,也不用现找,谁家好谁家不好,都在婧瑜的心里呢。
这就是做熟不做生的好处了。
省心省力。
婧瑜的想法当然不只这一个小菜馆。
只是她的班底还没有组建好,急不得。
孤儿院里的孩子,婧瑜尽可能的能安排的都接收了。
都是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,他们比很多原生家庭的亲生兄弟姐妹的感情还要好呢。
婧瑜谁都可能不相信,只有一起长大的这些孩子,她是相信的。
大二开学的时候,婧瑜的餐馆也开业了。
婧瑜在十九岁生日之前,正式注册了第一家属于自己的餐饮公司。
当初帮过婧瑜,并且一直都还有联系的学长李行大四了,很快就要出去实习了。
虽然专业不对口,婧瑜还是把他给挖到了自己的公司做行政工作。
人家可是学生会的高层,情商绝对一流。
李行被婧瑜几句恭维哄得晕乎乎的,颠颠儿的跑回学校帮着婧瑜拉人,把跟他一样没考研的各院系学生会高层们几乎都给挖了个遍。
这些人的人脉可不是婧瑜能比的。
随后,就有几位特别牛X的学长学姐被拉过来。
一个小小的餐饮公司,下豁只有一家家常菜,说实话找了这些人来,真的是大才小用了。
婧瑜却来者不拒。
她不缺项目,不差钱,就是没有人啊。
这人才来了,那还有什么好说的,飚起膀子干啊。
接下来两年,婧瑜的产业版图以一种恐怖的速度扩展着。
一帮子冲劲儿十足的年青人,又都天不怕地不怕的,铆起劲头来,真是太可怕了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